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麵對疫情後經濟複蘇和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等不確定性因素,需要進一步完善礦業權管理政策,鼓勵勘查、促進開發,穩住經濟大盤。為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領域營商環境,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增強能源資源保障能力,促進礦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近日,自然資源部公布《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0109號建議的答複》。自然資源部稱,全國人大代表雷亞飛提出的關於優化中國海域油氣探礦權的建議收悉。所提建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經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溝通研究,自然資源部作出答複。關於探礦權退減製度及油氣保障基地,自然資源部答複稱,探礦權麵積退減事項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改革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油氣體製改革、礦業權出讓製度改革作出部署,明確要求有序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實行更加嚴格的區塊退出機製和勘查區塊競爭出讓製度。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改革部署,2019年12月,自然資源部研究製定了《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幹事項的意見(試行)》(自然資規〔2019〕7號,以下簡稱“7號文”),全麵推行礦業權公開競爭出讓;放開油氣勘查開采市場準入,探礦權延續時退減25%的麵積,督促企業加快勘查,防止“圈而不探”。近年來,自然資源部從退減麵積中重新設置探礦權麵向社會公開競爭出讓油氣區塊,部分區塊實現了找礦突破,其中新疆溫宿區塊石油產能已達50萬噸。區塊退出和競爭出讓雙向發力,起到了“鯰魚效應”,激發了市場活力,倒逼加大勘查力度。油氣勘查投入顯著增加,勘查投入強度明顯上升,過去一半以上的油氣勘查區塊麵積長期不能完成1998年製定的法定最低勘查投入標準、大量區塊“撂荒”的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新增油氣儲量總體呈上升趨勢。目前,自然資源部正在修改完善7號文,擬進一步優化探礦權退減製度。一是退減基數由首設證載麵積調整為延續時的勘查許可證實際載明麵積。二是退減比例由25%調減為20%。三是將探明儲量區域從退減基數中調出。按規定油氣探礦權可以扣減同一盆地的該探礦權人其他區塊同等麵積,油氣礦業權人可通過置換退減區域自主選擇不退減能源基地等的探礦權麵積。關於采礦權內開展立體勘探,自然資源部答複稱,為鼓勵“就礦找礦”,《自然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通知》(自然資規〔2023〕4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采礦權人在礦區範圍深部、上部開展勘查工作,無須再辦理探礦權登記。為鼓勵開展綜合勘查開采,《通知》明確油氣類礦產(含石油、烴類天然氣、頁岩氣、煤層氣、天然氣水合物)綜合勘查的,不需要辦理勘查礦種變更(增列)登記,探礦權轉采礦權時,確定開采礦種並向具有登記權限的機關提出采礦權新立登記申請。來源:自然資源部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係,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聯係方式:services@kimonoyasan.com
求購
發現感興趣產品 點我聯係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谘詢服務
熱線電話17337194453
請掃碼電話谘詢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9149439976
請掃碼電話谘詢
客服
如遇問題 請聯係客服解決
掃碼聯係微信客服
頂部